6月12日,由东莞市科协事业发展中心主办、南城一中承办的 2025 年东莞市青少年科技实践能力挑战赛指导教师培训活动在南城一中圆满举行。此次培训吸引了全市近百所中小学约100 名教师亲临现场,积极参与,盛况空前。省科协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叶新鹏,市科协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陈少云、南城一中校长谢浩军、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办公室主任李建科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共同见证这场科技教育的盛会。
启幕致辞凝期盼,共绘科技教育新蓝图
活动伊始,由市科协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陈少云主持拉开序幕,南城第一初级中学的谢浩军校长代表承办单位发表致辞。谢校长详细介绍了学校在科技教育领域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果,同时表达了对本次培训活动的大力支持与深切期待,为培训活动拉开了精彩的序幕。
名师荟萃传薪火,解码赛事创新密码
本次培训可谓星光璀璨,多位科技教育领域的重量级专家齐聚一堂。深圳市十佳科技名师、深圳新安教育集团科创中心周小江主任,深圳市龙岗区教科院李隐老师,首批广东省科技教育创新团队带头人、小学科学高级教师彭云老师、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办公室主任李建科,以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能力挑战赛木牛牛马项目研发骨干陆为桥老师,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为指导教师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科技教育培训。
李隐老师深入解读了科技实践能力挑战赛的相关内容。该挑战赛自2013年创办以来,作为全国首创的全省示范性青少年科技活动,以其制作成本低、趣味性强、普及面广的特点,迅速在青少年群体中走红。赛事巧妙地将动手与动脑、科普与艺术相融合,旨在通过低成本的制作材料,着重培养青少年的动手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其设计原则强调现场完成模型的设计、制作和调试,并对模型的运行能力进行测试,这不仅考验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助力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成长。
在设计思路上,大赛特别注重趣味性和普及性,致力于让更多青少年有机会参与到科技活动中来,亲身感受创新的乐趣。 此外,李隐老师还介绍了本次大赛的三个项目内容:一是木牛流马项目,要求学生充分运用杠杆原理,结合现代工具,设计、制作和调试木牛流马模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制作并进行运行能力测试等;二是传感器与创意拼搭项目,选手借助基础电子元件与传感器,结合积木等拼搭材料,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创意作品;三是重走长征路项目,以长征历史故事为背景,通过编程与智能硬件结合,设计模拟长征路线的闯关游戏装置。
分组研习激思辨,智慧交融赋能教学
在专项培训现场,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与零件组装声交织成创新的乐章。指导教师们按学段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组,在陆为桥、彭云、周小江、李建科四位位专家的带领下,围绕木牛流马、传感器与创意拼搭、重走长征路展开沉浸式实践。培训中,导师们手持自制的机械传动模型,通过拆解演示、难点剖析,将杠杆原理、齿轮咬合等抽象知识具象化;面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专家团队结合实物反复调试,用数据对比与案例分析逐一破解。实操环节里,教师们或俯身测量部件尺寸,或围圈探讨设计方案,在一次次尝试中突破技术瓶颈。
这场干货满满的培训,恰似为即将到来的赛事点亮明灯。据悉,下半年,2025年东莞市青少年科技实践能力挑战赛将盛大启幕。而本次培训中教师们积累的宝贵经验,无疑将转化为学生备赛的强劲动力,为市赛成功举办筑牢根基。更令人期待的是,市赛将作为选拔平台,脱颖而出的优秀学子将组成东莞代表队,角逐第13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实践能力挑战赛,在省级舞台上展现莞邑青少年的科技风采。
从培训现场的思维碰撞,到未来赛场的创新比拼,东莞青少年科技教育已扬起奋进之帆。随着2025-2026学年系列科技竞赛活动正式启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以科技为笔,在青少年心中勾勒无限可能。我们翘首以盼,期待学子们在赛场上突破自我、绽放光芒,为东莞科技教育事业书写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