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心概况 > 新闻热点
东莞邀院士专家企业行 汇聚高端创新要素

    日前,在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院士论坛暨院士专家项目对接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松林与广东光阵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段正澄与东莞金河田实业有限公司分别签署并交换了《共建院士工作站合作意向协议》。这也标志着两家企业与两名院士在由广东院士联谊会和东莞市科协联合举办的院士专家企业行上“牵手”成功!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院士联谊会副会长吴硕贤和东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小梅等领导见证签约仪式。会上,院士们还为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电子信息产业亟需优化增长方式


    据介绍,目前东莞电子信息产业整体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主导产品发展势头强劲、龙头企业表现突出、产业集聚度较高。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东莞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连续三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并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带动作用较强。但同时,加工制造业比重过大、品牌型企业数量较少、外向型产业比重过大等问题,使得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与结构升级受到了严峻挑战。


    如何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增长方式,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带着这一课题,东莞市科协在广东院士联谊会的支持下开展了东莞市院士专家企业行,并组织召开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院士论坛暨院士专家项目对接会。“院士作为我国科技人才中的翘楚,各地都是求贤如渴,这次能有四位院士带着自己的团队亲临东莞,实地走访调研相关企业,探讨合作事项,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李小梅要求,对于本次活动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整理,形成科技建言向市相关部门报送,为市领导提供决策参考。


    院士专家团队为企业量身定做


    此次东莞电子信息产业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涉及的面比较广,而邀请的院士均是重量级人物。他们分别是军事通信技术专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4研究所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玉研究员,著名光学专家、上海理工大学机电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松林教授,自动化加工技术与装备领域著名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段正澄教授,著名建筑技术科学专家、广东院士联谊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


    除四位重量级院士,院士们还带来其团队。据悉,为更高效率地推动企业与院士团队的对接,此前主办单位已经有针对性地筛选企业和梳理技术需求,并以此有针对性联系和邀请院士专家,并将企业技术需求反馈给院士专家,以便院士了解和熟悉企业的情况。


    高效对接企业院士快速“牵手”


    活动当天上午,孙玉、段正澄、庄松林、吴硕贤4位院士及其团队成员分成四组前往技研新阳、金河田、光阵光电、彩丽建筑维护四家企业进行实地考察,重点是加深双方的认识,探讨项目对接的可行性。


    由于前期做足了功课,在实地考察过程中,院士与企业间的交流十分高效。经过一个上午的实地考察和深入交流,庄松林院士与广东光阵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段正澄院士与东莞金河田实业有限公司均达成了合作意向,并在“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院士论坛暨院士专家项目对接会”上签署和交换了《共建院士工作站合作意向协议》。根据协议书,企业将引入院士及其团队的科研成果、人才,将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建成科研成果的孵化器和科学研究的加速器,合力提升企业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东莞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合作长效、可持续。


    院士建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玉:东莞有必要建立自己的信息研究院


    “信息化事在人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可以引来一大批企业家;一位高明的企业家可以招募一大批技术专家。一位高明的政治家也可以聚集一大批技术专家。”孙玉表示,与信息应用系统不同,信息基础设施只能由政府主导建设。鉴于国家三网融合以及信息运营资本开放政策,东莞应当积极介入地方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建设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建设北斗定位系统、建设应急通信系统等。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就会逐渐吸引企业前来发展。


    国民经济信息化已经成为基本国策,但是实现这些政策还需破解很多难题。因此,孙玉建议,东莞有必要建立自己的信息研究院,以研究本地环境,制定地方发展策略,支持地方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和信息消费市场建设,还可以吸收、培育、提高、留住技术人才;为国内外技术合作提供一个常设平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段正澄:重视高端电子元器件制造


    段正澄以富士康今年1亿多台iphone6的产量为例建议说,东莞的企业和政府都应高度重视高端电子元器件的制造。如今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竞争激烈,在产品结构方面,政府有必要进行引导转型。一方面要往高端领域走,一方面要见缝插针抢占细分领域。


    如何往高端领域进军?段正澄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一直以来与东莞的联系都非常密切。他举例说,以元器件、芯片、集成电路为主,双方可合作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方面寻求突破。在优化产品结构方面,可以先引进,后吸收,再加以改进创新。


    段正澄还结合调研企业建议,要重新改进工艺流程,适合自动化制造的新趋势。他提醒说,像金河田类型的企业具有潜在的淘汰风险。现在IPAD、一体机发展迅猛,企业要花精力结合自动化制造的要求,进行重新定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松林:根据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合作共赢


    庄松林是著名的光学专家,他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向企业介绍了最新的光显示技术、光学成像技术、光纤传感技术等。


    庄松林表示,东莞具备非常好的光电产业基础,其团队愿意与东莞的光电企业合作,进行更多的双向交流。庄松林举例说,东莞的东源光电,是以研发制造光通讯无源器件为主的企业,与其合作密切。而此次与光阵光电签署意向书,双方也将成立项目对接小组,根据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寻求合作点,合力提升企业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东莞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合作共赢。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鼓励企业参与制订行业标准


    吴硕贤十分认可院士专家企业行,认为这是一个招才引智、汇集院士专家智慧的重要平台。而院士工作站更是面向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针对企业的需求,吴硕贤表示,推动专利技术推广应用,身为院士责无旁贷。他将择机将企业的一些需求形成咨询报告提供给政府参考。吴硕贤还着重提到了现代标准的制订,并鼓励企业积极主动参与。“现在很多标准都是由企业主导制订的。制订标准可以从小标准做起。”